欢迎来到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,今天是 2025年08月20日
专家 | 平衡统筹建筑空间与医疗功能 ——天津建院设计四院傅琳
来源部门: 网站管理人员   发布人: 管理员  发布时间: 2022年04月24日

专家 | 平衡统筹建筑空间与医疗功能

——天津建院设计四院傅琳



微信截图_20220424151803.png

l  傅琳,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,后取得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,2003年7月入职天津建院,现任设计四院(医疗设计院)总建筑师,2021年荣获“第一届天津市优秀青年建筑师”。

l  医疗建筑功能性较强,既要对空间造型进行组织设计,又要熟悉了解医院各种工艺流程。从业近20年来,傅琳主持或参与医疗建筑设计20余项,累计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,其中包括1000余平方米的乡镇卫生院,40余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医院,以及妇幼保健院、肿瘤医院等各类专科医院。先后荣获全国勘察设计奖2项、天津市“海河杯”优秀勘察设计奖4项,国家级竞赛奖4项。

l 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作为方案设计人和项目负责人,傅琳组织实施了天津市儿童医院、肿瘤医院、泰山医院发热门诊的设计工作,并作为现场负责人协调设计施工衔接问题。同时,设计完成了天津市第四医院发热门诊初步方案、第一中心医院应急发热门诊改造预案。

l  主编国家标准图集《应急发热门诊设计示例(一)》、牵头医疗类科研课题3项、撰写发表医疗设计文章6篇,并多次在全国医疗建设大会进行宣讲。目前,傅琳正参与编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《应急感染疾病门诊建筑设计标准》,为新建、改建、扩建发热门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。

代表项目

2.jpg

——  西安市第九医院改扩建项目

建筑面积:14.1万平方米

床  位:1000张

设计时间:2020年

开工时间:2020年

竣工时间:在建

承担职务:项目负责人

3.jpg

可持续 分期建设、保证运营

合理拆除和保留基地内现有建筑

通过分期建设实现医院可持续运营。

4.jpg

高效 — 集约布局、立体交通

采用集约式布局和立体交通

实现院区内高效快捷的就医流线

5.jpg


6.jpg


7.png


▲医流线简单明了

 

绿色 — 垂直绿岛、景观平台

结合现状景观资源

营造“垂直绿岛”和“健康平台”

8.jpg


9.png

为保证医院在施工期间正常运行,工程采用一体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方式,原有建筑分步拆除,新建建筑分期实施。

10.jpg

    一期工程建成1000张住院床位、手术室、影像科、内镜中心、病理科、中心供应等医技用房。二期建设综合门诊、会议中心、日间手术室、急诊急救等功能内容。

通过二期建设的连廊与原有建筑相联系,形成一座功能分区合理、洁污路线清楚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、布局紧凑、交通便捷、管理方便的现代化医院。


11.jpg


12.jpg

——  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

建筑面积:40.2万平方米

床 位:2000张

设计时间:2016年

开工时间:2017年

竣工时间:在建

承担职务:项目负责人

13.jpg


院区内主要功能建筑为门急诊住院综合楼,感染科楼,核医学楼,实训中心,体检中心。

14.jpg

信息化

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于患者的就医流线,医护的工作流程,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。

15.jpg

一站式

在一个功能分区中,解决患者就诊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需求,门诊诊区内满足挂号、收费、采血需求;医技检查区域内通过设置自助机等手段满足报告发放需求。

16.jpg

多中心

通过工艺流程设计将各功能串联衔接,形成多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中心。如器官移植中心、耳鼻喉综合中心、急救中心。

将各相关医技和药剂、物资功能模块有机整合形成,临近布置,形成多个以医技和物流为中心的检查保障中心。如功能检查中心、影像中心、手术中心、药剂中心。

17.png

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迁址新建工程

建筑面积:17.7万平方米

床 位:1800张

设计时间:2011年

开工时间:2012年

竣工时间:2015年

承担职务:项目负责人

18.png

19.png

总平面采用中国传统轴线布局和院落空间组织形式,在空间组织中体现中医特色,同时通过地下连廊联通院区各建筑,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,作为综合管廊使用,便于设备管线维护。

23.png

建筑内部空间通过设置共享等手段削减大体量建筑中的压抑感,在内部装修设计中引入中式元素,体现中医特色。

21.jpg

22.png

1.png

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迁址新建工程

“海河杯”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二等奖

卫生部全国优秀医院建筑奖

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公建类三等奖

中国建筑设计奖(建筑创作)银奖

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迁址新建工程

“海河杯”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二等奖

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建筑双金奖

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三等奖

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迁建工程

“海河杯”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三等奖

武清大良中心卫生院

天津市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三等奖

从业感悟

医疗建筑是功能性较强的建筑形式,对内部流线要求严格、专业性强,在此分享几点设计体会:

1)注重建筑空间的营造。建筑空间组织在满足功能流线需求的同时,应充分考虑适用人群的空间感受和行为心理。

2)注重因地制宜开展设计。深入了解使用需求,扩建的了解现状不足,新建的了解发展方向,设计符合使用要求的作品。

3)注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。可以采用地下综合管廊在解决交通联系的同时,解决院区内管线混乱不便维修的问题。

4)注重紧跟最新技术发展。随着智能化系统等新技术应用,医院管理模式改变,应及时调整设计思路,开展前瞻性设计。

 

5)注重医院总体布局的确定。综合考虑医院选址、规模、重点学科、地区分级诊疗实施情况等,以确定采用多中心、集中式、半集中式、分散式等布局形式。

医疗建筑是一个小社会,生老病死皆在其中,如何满足其使用要求,营造一个令人身心愉悦的建筑空间,是一项需要设计师全身心投入的工作。


第1页共1页

打印本文关闭窗口